作者:HaimovichS1.,AlonsoL2,LaganaA3.,CostaL4,MoratallaE5,GicaN6,NappiL7,StamenovG8,FungL9,GonzalezA10,LasmarR-Hospialdelmar.BarclonaSpain;2-GentroGutenberg,Malaga,Spain;3-UniversityofMessina,Italy;4-HospitalParcTauli,Sabadell,Spain;5-HospitalUniversitarioRamonyCajal,Madrid,Spain;6-FilantropiaClinicalHospital,Bucharest,Romania;7-UniversityofFoggia,Italia;8-NadezhdaWomen’shealthHospital,Sofia,Bulgaria;9-PrinceofWalesHospitalNorthDistrictHospital.HongKong;10-HospitalNavalC.M.PedroMallo,BuenosAiresArgentina;11-HospitalUniversitarioAntonioPedro-RiodeJaneiro,Brazil译者 黄睿 审校 夏恩兰 首都医院宫腔镜诊治中心 研究目的:评估子宫肌瘤电切术后宫腔粘连(IUAs)的发生率。 研究类型:多中心、前瞻性、描述性、非随机性干预试验。 研究背景及理由:宫腔粘连(IUA)表现为宫腔与对侧肌壁形成的纤维带。粘连的形式呈多样化,从轻微粘连到宫腔完全封闭。宫腔粘连是育龄女性宫腔镜手术主要的远期并发症。一项关于宫腔镜手术前治疗有效性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发现,不同疾病宫腔镜手术后进行二探,宫腔粘连的 发生率分别为:息肉电切术后3.6%,纵隔切除术后6.7%,单发子宫肌瘤电切术后31.3%,多发肌瘤电切术后为45.5%[3]。子宫肌瘤电切术后IUA的发生率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持,本研究是明确其发生率的第一个多中心研究。 病例资料及研究方法:使用“宫腔镜时事通讯”作为交流的主要工具,邀请7个国家的11个中心参与了本研究并已出版。 每个中心都通过了当地的伦理委员会审查。共招募患者名,这些患者均在宫腔镜下诊断至少有1个黏膜下肌瘤,之后在麻醉下行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术。患者年龄在25至49岁之间(平均41.9岁),44%的患者有过1次分娩史,50%的患者分娩过2次。手术指征为月经量过多的占77.9%,不孕占22.1%。(见图1) 肌瘤大小(见图2):2-3cm占34.9%,1-2cm占25.6%,3-4cm占23.3%,14%4cm。根据ESGE分类标准,G1占53.5%,G0占24.4%,G2占22.1%。86%为单发肌瘤。肌瘤电切术后1至3月进行宫腔镜二探明确是否发生宫腔粘连。IUA的程度根据ESGE分类标准分为1-3级。 研究结果:86%的患者完整切除子宫肌瘤,80%(90/)的患者术后无粘连,16%(19/)的患者出现1级粘连(轻微/膜样),4%(5/)的患者出现2级粘连。 研究结论:我们的研究发现,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为20%,虽然大部分(16%)是轻度粘连,但仍应进行宫腔镜二探,确定是否有粘连,尤其是不孕的患者。 图1手术指征 图2肌瘤大小 图3肌瘤类型 (本文译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