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本报讯(记者李雅萍张娟娟)疫情的有效防控,离不开疾控部门干部职工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为市民筑牢健康防护墙的坚守。连日来,市疾控中心干部职工全天坚守防控最前线,全力呵护全市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在疫情防控的链条中,“流调”作为阻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就是在与病毒赛跑。“病例近日去过哪儿,坐过什么交通工具、接触了哪些人……”做好这一切流调溯源和数据筛查工作,是阻断疫情传播链条的关键。只有跑赢病毒,斩断传播链条,疫情才会逐渐平息。在全市疫情防控中,疾控部门在流调溯源中发挥了重要的主力军作用。

9月29日下午5时许,离石区报告9月24日Z69列车在我市落地人员核酸筛查2例阳性。市疾控中心迅速作出反应,对2名人员进行管控和采样复核,并立即追踪9月24日乘坐Z69列车的名乘客,同时全力开展病例、密接等重点人员的追踪管理。至此,市疾控中心相关人员开始了通宵达旦流调溯源工作,他们和公安民警协同作战,依托大数据,对密接者逐一进行风险评估,实施分类管控,从发现疫情到排查全覆盖、管控无遗漏、风险无外溢,只用了6天,这样的反应速度、处置效率,在全省应对疫情的处置中都是十分难得的。

尽管此次疫情的感染来源和传播链相对清晰,但如何在茫茫人海中锁定各类密接者无异于大海捞针。特别是病例3的活动轨迹给流调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医院家属院西侧小公园活动,公园人流量大,一起锻炼身体、打扑克等娱乐活动人员大都互不相识。经过反复走访现场、电话追踪、当面询问等,10月2日凌晨4点,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市流调组组长李建文带领市疾控中心相关人员再次到病例3反医院家属院西侧小公园进行现场模拟,分析小公园空间布局、一次又一次验证病例的活动轨迹,同时利用大数据手段,最终从多人缩小到多人,然后精准筛查,控制了传染源,切断了传播途径。

截至10月6日,风险点累计排查密接人员人、次密接人,全部实行赋码管理、分类管控,集中隔离人、居家隔离人,核酸检测均为阴性。6名确诊病例居住小区涉及的名居民居家健康监测,名居民7天7检、91名居民6天6检均为阴性。

“在这次战‘疫’中,虽然大家职责和贡献不同,但每一个人都是勇士和英雄,非常自豪我们有一支团结奋进的疾控队伍。”市疾控中心主任张艳斌介绍说,该中心工龄最大的郝平平,市里的大小战役他次次冲在一线;检验科新婚的贾瑞娟,原本在长治家里休假,看到消息后,第一时间主动赶回来,现役上海某武警部队的爱人在送她返回单位后,也悄然帮助做起消杀、清理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刚生孩子不久的陈冬,即使封城也要想办法回来的陈婷婷……而张艳斌在几天间,睡眠对他来说很是奢侈,仅仅10月1日一天的通话就达个。10月6日晚,他终于睡了个好觉,醒来后他给朋友发了这样一条信息:“幸福如此简单,就是睡个囫囵觉。”

在抗“疫”路上,吕梁疾控人又投入了新的战斗,他们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逆行而上”“超长待机”,用坚守和奉献守护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平安。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