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最近智慧妈听说一邻居的小孩7岁竟然性早熟了!去医院测骨龄发现骨龄竟然达到了8、9岁的成熟度。为啥?父母老来得子,加之上头还有两个二十多岁的哥哥姐姐,所以格外宠爱,小孩要什么给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格外“放纵”而导致的。现在她还是班上个子最矮的呐!性早熟会影响孩子长个子,提早发育。上海就有5岁男孩长胡子,6岁女孩乳头增大的例子。而且近年来儿童性早熟的新闻屡见不鲜,有研究显示,大多都是“吃”出来的!粑粑麻麻一定得重视了。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性早熟,咱们又该如何预防呢?听智慧妈给你细细道来吧~

“性早熟”是指在青春期以前,即与年龄不相称地过早出现第二性征,并促使体格过早发育。用人话来说呢,就是孩子在不该发育的时期过早发育了!一般是以女孩在8岁以前就出现乳房发育,在10岁以前就月经初潮了为判断依据。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而且体格还会有发育过速的情况等等。这些都被称为性早熟。

孩子为什么会性早熟?这就得问大人咯。是不是给孩子吃太多补品了?什么人参、穿山甲、胎盘之类的大补的食物,对孩子可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还有那些垃圾食品、碳酸饮料、含激素的水果肉类等等,都有问题的。到了4、5岁还不分房睡,看电视也毫不避讳那些卿卿我我的画面,给孩子压力太大了,父母亲的遗传等等,都会导致性早熟的。

孩子稍微大点儿了,一些粑粑麻麻对孩子也就没那么“上心”惹~通常只记得加班、打麻将、逛某宝....忽视了孩子的身体变化,等到发现的时候就为时已晚了!

一般来说,女孩的性早熟较易发现,看看咪咪有木有变大,有木有乳房疼痛,触之有核状物,乳房外观有隆起现象,或乳头突出,色泽有变,长出阴毛,阴道有少量分泌物的情况。男孩的就比价“隐秘”了。很多人以为变声就是发育了,但其实第二性征发育在变声之前就开始了(睾丸增大、阴茎增长、有频繁勃起现象)。建议大人常与孩子一起洗澡,这样能很自然的了解孩子的成长发育情况,还能促进亲子交流喔。

另外智慧妈教大家最简单直接的判断方法——看身高!妈咪如果发现孩子突然身高比以前长得快了,可能就是在发育了。另外还可根据食欲判断,食欲明显增加也可能就是开始发育了喔。

通常性早熟也是导致矮小的一个原因。一般来说,青春期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孩子身高发育将进入第二高峰期。整个青春期,女孩子平均每年长8厘米,男孩子为9~10厘米,这个过程一般持续两年左右。整个青春期长高大约21~28厘米。青春期后身高增长是相对恒定的。妈咪可以用这些来判断。据统计我国女孩来初潮是12岁6个月左右,如果来得过早,虽短时间内身高增长快,但最终会因骨骺闭合较早而导致矮小,妈咪一定要注意。

不要给宝宝瞎乱补:别再给娃吃那些蜂王浆、花粉制剂等“补药”了!也不要给孩子乱吃增进智力的保健品,那些所谓的的“保健品”、“滋补品”基本上都含有激素成分,妈咪千万别给宝宝大量或长期服用。

洋快餐及油炸食品要少吃:自己家养的鸡,长一年都没有养鸡场3个月出来的鸡大只!有专家认为,促使鸡成长的激素不但可以使动物性早熟,同样能导致人的性早熟。医院不少治疗性早熟的孩子,大多是因偏爱吃洋快餐炸鸡之类的食物(kfc之流),几乎天天不离口所致。

不要让孩子吃反季节蔬菜或季节性被催熟的蔬菜、水果。现在市面上的商家,为了让顾客一年四季吃到想吃的菜,会用激素来催熟这些蔬果。孩子多吃这些含催熟激素的蔬果,也会被“催熟”的!

不要当孩子面谈婚论嫁:有专家表示,性早熟95%以上来自环境的“污染”,其中语言、文化环境的影响是大人们最易忽视的。大人最爱给小孩结“娃娃亲”,还喜欢当着孩子的面互相调侃,这种举动会引发孩子性早熟的!

不要让孩子看成人电视:现在的电视剧尺度越来越大,明星们玩笑开得也越来越没底线,若是孩子总是和大人一块看,孩子们都鬼精鬼精的,如果大人还不加以制止,很容易看成小“大人”的!

保管好自己的物品:要妥善存放避孕药物、丰乳美容品等,这些里面含有大量的激素,千万别让孩子误服或接触!也不要给孩子搽用成人化妆品或护肤品,容易铅中毒不说,还会让孩子有“早熟”的理念。

不要给孩子压力:现在的“虎妈”和“狼爸”越来越多,有事没事就给孩子施加压力,每时每刻都在追着孩子跑。这样太残忍了!他/她还只是个孩子啊~这样做会上孩子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早熟的!粑粑麻麻最好不要让孩子承担过重的学习压力,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好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宝宝才会健康成长的。

智慧妈的话

和老一辈的一早熟就“要死了”不一样,现在的孩子早熟起来都悄无声息的,一点迹象都没有,很多孩子表面上看起来很正常,但可能他一开口你就会被他震得碎成一片一片的!网上那些个小学生作文,在段子手眼里就是个玩笑梗,当亲妈的看了可就笑不出来了!

其实孩子会“性早熟”,归根结底是大人的问题!谁让你不早点分房睡的?!谁让你给孩子瞎乱补的?!谁让你老是跟孩子开“无界限”玩笑的?!谁让你给孩子山那么大的压力的?!一味的放纵孩子,给自己的“不小心”找借口。你最终都会为自己的愚蠢买单,还会给孩子带来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各位大“宝宝”们,都长点心吧!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