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一、当前病虫害发生情况及后期趋势预测

1.棉叶螨

近期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棉叶螨的发生,部分棉田已发现棉叶螨中心株,发生呈点多面广状态,个别严重棉田已呈点片发生,有螨株率达3%。后期的气候条件较有利于棉叶螨的发生,预计棉叶螨在棉田内进一步扩散。

2.棉铃虫

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一代棉铃虫幼虫危害高峰期,主要危害大豆、番茄、辣椒、小麦、玉米等作物,田间普遍为中等偏重发生,棉田为中等偏轻发生。预计一代棉铃虫成虫羽化高峰期为6月下旬,二代棉铃虫卵孵化高峰期暨防治最佳时期为7月1日左右。棉田为中等偏轻发生,大豆、番茄、辣椒、玉米等其它寄主作物中等偏重发生。

3.棉蚜

目前在部分棉田已发现棉蚜中心株,个别棉田已呈点片发生状态。后期的气候条件较有利于棉蚜的发生,预计6月中下旬将在棉田内迁飞扩散。

4.盲蝽蟓

目前为盲蝽蟓危害高峰期,据调查部分棉田已见盲蝽蟓危害状。当前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盲蝽蟓的发生,预计盲蝽蟓中等发生,盲蝽蟓将持续危害到6月下旬。

5.双斑长跗萤叶甲

6月上旬在部分棉田和玉米田开始危害。预计寄主作物上中等偏轻发生,危害将持续到7月上旬。

6.玉米螟

6月初为玉米螟成虫羽化高峰期,个别玉米田已见玉米螟幼虫危害状,预计中等发生,防治适期在6月15日前。

7.小麦病害

小麦白粉病、锈病和细菌性条斑病在部分麦田零星发生。

二、近期植保工作建议

目前已进入植保工作的关键时期,各级植保技术人员要牢固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全面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指导职工群众利用科学手段将病虫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内。

1.做好头水前棉叶螨的防治工作。对于中心株和点片发生的棉田要采取“查、插、喷”三字方针进行防治,有螨株率达到5%时应当进行全田普防,推荐使用阿维菌素、四螨嗪、哒螨灵、噻螨酮、螺螨酯、乙螨唑、乙唑螨腈等专性杀螨剂,做到不进行防治不进头水,以防棉叶螨在棉田内扩散蔓延。

2.狠抓棉蚜早期防治工作。对中心株和点片发生的棉田可用洗尿合剂、吡蚜酮、噻虫嗪、呋虫胺、氟啶虫胺腈、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和双丙环虫酯等农药进行点片防治,严防其进一步迁飞扩散。

3.加强棉铃虫的防治工作。一是在6月中下旬使用杀虫灯、性诱剂和摆放杨枝把等方法诱杀一代棉铃虫成虫。二是加强对大豆、加工番茄、辣椒和玉米等农作物的落卵量调查,卵量较大时,及时进行防治。三是棉田内百株卵量达到10粒或百株初龄幼虫5头时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等农药进行防治。

4.继续做好盲蝽蟓的监测和防治工作。重点做好苜蓿地周边棉田和长势偏旺棉田盲蝽蟓的调查和监测工作,百株达到5头时使用啶虫脒、噻虫嗪、氟啶虫胺腈等农药防治,施药时要选择早晚时间进行,施药的顺序由棉田边开始向棉田内。

5.做好双斑长跗萤叶甲防治工作。6月至7月上旬为双斑长跗萤叶甲虫的危害高峰期,可以用网捕的方法或百株虫口达到30头以上时使用吡虫啉、噻虫嗪等农药进行化防。

6.做好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病虫害调查防治工作。要做好小麦白粉病、锈病和玉米螟等粮食作物病虫害的调查工作,重点做好小麦的一喷三防工作,玉米螟发生较重的地块6月15日前使用氯虫苯甲酰胺或者菊酯类农药及时防治。

7.科学使用农药。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使用农药,不得扩大使用范围和改变使用方法。

8.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工作。农药使用者妥善收集农药包装物等废弃物;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应当回收农药废弃物,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

作者:张新全,来源:第八师石河子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年第五期病虫情报,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