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我之前写的很多文章说的那样,我大学毕业的时候,英语四级其实都没过,最高分是58分。我觉得58分跟60分没有本质区别,于是心安理得没有去再考四级。我是一个程序员,英文的技术文章我可以大概读懂。虽然在生活中,我听不懂外国人说的英语。我也最多只会说Hello,Howareyou之类的东西。 但是我觉得这辈子我的英语水平够了。看文章的时候,遇到不会的单词我就查呗。而且我那么聪明随机应变能力那么强。25、26岁的时候,我在北京,我还遇到过两次老外问路,我都用我蹩脚的英文能力解决了。 有一次是我走在南池子大街(天安门东边的一条小街,我当时在那附近工作),一个出租司机停车下来让我帮忙,他说车上有几个老外要去天安门,但是天安门那边不能停出租车,但是他不会英语,不知道怎么跟老外说,这里已经是最近的可以停车的地方,走两分钟就到了。我说我来帮你。 于是司机示意那几个老外下车,那几个老外一脸茫然,叽叽呱呱的说着英语,我不是听得特别明白,但是显然有TiananmenSquare,这几个单词。我想用我的英语解答他们的疑虑。想了半天我居然没想明白,gostraightforward、turnright...之类的最简单的指路的语句。我灵机一动,说了句followme。然后几分钟,老外就看到了天安门,高高兴兴的谢了我走掉了。 还有一次是在景山上,我正在城楼上观山景,这时候一个老外过来问我,这里是不是这个山上拍故宫最好的一个点。我绞尽脑汁想说点漂亮的英语,最后只想到yes,然后一直点头。 其实我就是一个完全不着调的英语水平,那个时候也不想学好,一切都想靠小聪明来解决。 30多岁我才开始认真学英语 毕竟,我当时也没出过国,也没觉得英语有多重要。 但是到了30多岁前后,我突然喜欢上了看美剧。一开始我追着各种字幕组去看剧。后来有一天我发现,我如果盯着字幕的话,我就没办法一边看剧一边写代码了。而我为了一边看剧一边写代码还专门两个两个硕大的显示器。于是我开始问自己,美剧我能不能不看字幕,直接听懂。这样的一个硬听的道路最终让我开始拷问自己,为什么我在学校学了十多年的英语,大学毕业啥也不会说,大多数稍微复杂一点的对话就听不懂。但是也就是硬听不看字幕几个月,我的听力水平就突飞猛进还学会了很多以前从来没听说过的词汇。当然几年后,我就写了那篇我的一个爆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