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痤疮专治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612063.html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位于新疆石河子市北子午路的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正面图。摄于年9月19日下午5时30分左右。

年9月19日下午5时许,我从昌吉州玛纳斯县城,顺利抵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师部所在地石河子市。

军垦博物馆对面广场上跳舞的市民们。

自当天上午8点多,我从第六师五家渠市出发,一天之内已走过了昌吉州首府昌吉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城三个市县,到达石河子市时,这已经是当天的第四个目的地了。

新疆石河子市的城市雕塑。

我在年6月18日的《天下游踪》所写的文章《塞纳河畔果然风情万种》中,就已经提到过新疆石河子市。

年6月18日《天下游踪》截图。

当时主要说到,人类自古以来都是逐水而居,因而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城市都是建在了河流或湖泊的岸边。不过,也有的城市由于特殊地理条件的制约,并没有河流从城市中间或旁边穿过。它就是中国新疆石河子市了。

石河子市的屯垦戍边纪念碑铭文落款。

如今以“戈壁明珠、军垦新城”的美誉著称于世的新疆石河子市是由原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起义部队改编的解放军第22兵团的官兵建设起来的一座现代化园林城市。

昔日戈壁荒滩,今天园林城市。

陶峙岳(年9月18日-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一个富裕的大地主家庭。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任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网络截图:年率部起义的陶峙岳将军。

年9月25日,陶峙岳通电全国,宣布起义,脱离国民党政府,率领10万国民党军队加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

周恩来:出身不由已,道路可选择。

第二天(9月26日),时任原国民党新疆省主席包尔汉-沙希迪(年-年)、及时任新疆省会迪化市(今乌鲁木齐)市长屈武(年-年,陕西渭南人)也发出起义通电,新疆宣告和平解放。

屯垦戍边纪念碑四周的群雕。

年3月,陶峙岳率领22兵团10万人来到北疆的玛纳斯河流域开荒地、办农场、建城市。年10月,第一座行政办公大楼在石河子落成,它就是今天新疆生产兵团军垦博物馆的馆址。

到军垦博物馆追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年10月,按照毛泽东同志和中央军委的命令,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陶峙岳的22兵团集体转业,成为屯垦戍边的生产部队。

当年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下达的命令。

当时,原22兵团的25师、26师、27师依次改编为农业建设第7师、第8师、第9师。骑兵7师改编为农业建设第10师,而骑兵8师则改编为工程建设第1师。

军垦博物馆内的王震半身铜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履行赋予他们神圣的“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的历史使命,他们扎根新疆,屯垦戍边,发展经济,保卫祖国。据说当年陶峙岳得到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消息时,他激动地连声说:“太好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10万人有了归宿,要得、要得!”

大龄军垦战士与内地支边女青年喜结连理。

石河子市成立于年1月,它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8师师部所在地,并一度是兵团总部所在地(后迁至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第八师的前身是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22兵团第9军步兵第26师。

陶峙岳率领22兵团就地转业。

目前,石河子市是一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70万人(截止至年的数据),其中少数民族3.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5.4%。

军垦博物馆群雕《边塞新乐章》。

年9月19日下午,我到达石河子市区之后,第一个目标就是找到位于该市北子午路(有的说是东城街道北三路)的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该馆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军垦博物馆。

到达石河子军垦博物馆门口。

据了解,石河子军垦博物馆于年开始筹建,年正式成立,年9月21日正式对外开放,王震将军亲笔题写了馆名,而馆址就设在原22兵团领导创业的办公旧址内,该旧址被当地人俗称“陶峙岳公馆”。

新疆石河子“陶峙岳公馆”正面图。

年底工,石河子市文化局将“陶峙岳公馆”收回后,对它进行了全面的修葺,并作为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的馆址。该馆占地面积约平方米,里面一共分为“古代石河子”、“辉煌的历史”、“足迹在延伸”三个展厅。

军垦博物馆内有陶峙岳写的一首诗。

军垦博物馆共展出一百余件当年兵团的军垦战士垦荒时用过的农具、穿过的衣物及日常生活用品,向人们展示了军垦新城石河子是如何从一个戈壁荒滩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园林城市的创业历程。

军垦战士当年穿过的衣服。

石河子军垦博物馆共征集了军垦实物上千件,其中有29件被国家文物局的专家确认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反映垦区发展历程的图片数百幅、文字资料数万字。此外,还在市区周围建立了“军垦第一楼”、“军垦第一井”、“原22兵团领导创业旧址”、“周恩来总理纪念碑”等四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军垦战士当年用过的农具。

新疆的屯垦戍边事业源远流长。从西汉屯田戍边开始,经历了东汉、魏、晋、南北朝时代、隋、唐、元、明、清、中华民国等漫长的历史时期,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沿袭至今。

新疆的屯垦戍边历史源远流长。

汉武帝元封六年(公元年),汉朝细君公主(?-前年,史称江都公主)远嫁乌孙国昆莫猎骄靡(国王)时,在乌孙国的眩雷(今伊犁河谷)即开始了屯田戍边,史称赤谷屯田。

当年解决军垦战士的婚姻大事很重要。

细君公主即刘细君,她是汉武帝刘彻的侄子、罪臣江都王刘建之女,她的曾祖父是汉景帝刘启,祖父是刘彻之兄、江都易王刘非。张骞出使乌孙国回国后,向汉武帝建议与乌孙通婚,联合抗击匈奴。

馆内的王恩茂(年-年)半身铜像。

刘细君下嫁乌孙后,由于猎骄靡年老,在他死后,又嫁给了其孙子军须靡,并生下了一女,名叫少夫。汉太初四年(前年),在乌孙国只生活了5年的刘细君去世。

军垦博物馆内的布展场景。

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年),西汉驻军屯田于轮台、渠梨(今轮台和库尔勒)两地,并置使者校尉管理屯田事务。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任命郑吉(?-公元前49年,今江苏吴县人,西汉将领,数出西域)为西域都护,他后来于乌垒城(今轮台县境)设立西域都护府,总领天山南北两道,当时屯田遍及西域各地。

军垦女英雄。

在魏晋南北朝将近年内,中原政权对西域的管理虽相对削弱,但派遣官吏、推行中央政令从未中断过。唐代设置西域营田使专管西域屯田,使西域屯田事业出现繁荣局面。

军垦博物馆门前有一架军垦飞机。

元代在西域屯田长达20年,军屯与民屯并举。后因撤出军队,屯田遭到破坏,至明代逐渐废驰。到了清朝时期,新疆屯垦获得空前发展。清代屯田共经历年,促进了新疆经济的复苏和文化的发展,巩固了祖国边疆。

军垦战士的头像雕塑。

新疆和平解放后,原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部陶峙岳的起义部队,于年12月7日改编为解放军第22兵团。年10月,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

石河子市中心的屯垦戍边纪念碑。

年12月,原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改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人员大都是从原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和第二十二兵团转业而来的,下设14个师个农牧团场(年)。

军垦博物馆内的石河子市全景图。

林福益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