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8/1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梳理新疆多年的屯垦戍边的历史,我们就不难得出以下结论:“屯垦兴,则边境宁,西域兴;屯垦废,则西域乱,外患内忧,民不聊生”[1]。正如明代思想家李贽所言,“屯田是千古之策”!屯垦戍边是古人对国家治理和边疆发展的历史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新疆的屯垦开发和经济建设,年组建了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承担新时期屯垦戍边的使命。兵团人始终忠实履行中央所赋予的屯垦戍边的使命,紧紧围绕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发挥着稳定器、大熔炉和示范区的特殊作用,为促进新疆民族和谐、兵地团结和兵地融合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新疆历史上的屯垦戍边

早在西汉地节元年(公元前年),西汉初年的政治家晁错向汉文帝上《募民实边疏》[2],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屯垦戍边的理论构想。晁错明确指出“小人则小利,大人则大利”,防守匈奴攻掠北部边疆地区,以“驻守边境,劝农发展”为最紧要的两件事情。晁错主张从关内招抚流民到边疆定居,与边疆驻军混编,亦农亦兵,平时劳动生产,战时保边作战。以边疆土地供养边疆军民,以边疆军民保卫边疆安宁。晁错认为,屯垦戍边不仅是利国利民、保卫边防的重要措施,而且是“利施后世,民称圣明”的长治久安之策。

公元前年,汉武帝“北益广田至眩雷为塞”[3],派军士数百人进行屯田。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在新疆创办的屯田事务。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屯田将领和屯田士卒及普通民众的辛勤劳作下,将屯垦戍边的事业发展到了天山南北。至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时,在新疆的屯垦戍边已经形成西域都护、戊己校尉、各地曲侯、屯长四级管理体制。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在新疆地区最高的军政长官,也是兼管新疆屯田事务的最高屯官。

据史料记载,西汉从公元前年至公元8年在新疆屯垦年。东汉从公元73年~年,“三通三绝”西域,在新疆屯垦年。魏晋南北朝的三百年间,处于社会动荡的分裂割据时期;即使这样,河西地方政权也没有停止对新疆屯垦事业的有效管辖,当然,其规模不及两汉。

唐朝国力强盛,从公元~年在新疆屯垦年,由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统一管理新疆的屯田事宜,甚至将势力发展到现在中亚的两河流域。蒙元时期以别失八里和阿力麻里行尚书省总领新疆事务,继续发展新疆的屯田事业。满清是历代中央政府在新疆屯垦戍边的集大成时期,从~年在新疆共屯垦年。清朝实行积极的移民屯田政策,先后组织旗屯、遣屯、民屯、回屯等多种形式,由伊犁将军、屯田大臣、总理屯田提督、屯镇总兵等分级管理。

梳理新疆屯田戍边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新疆的屯垦是一个历代沿袭、连绵不断的过程,绝不是“一代而终”的,且屯垦规模越来越大,组织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屯垦内涵越来越丰富。正是这种世代相承、不断发展的屯垦事业,维护了新疆的稳定与和谐,促进了新疆的发展与祖国的统一。

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发展

屯垦戍边是中国几千年开发和保卫边疆的历史遗产。中央政府在新疆大规模屯垦戍边的治疆之策历代相承,沿袭不断。年新疆和平解放,年中央政府决定在新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这是符合中国国情和新疆实际的战略举措,也是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翻开了新疆屯垦戍边事业崭新的篇章。

在新疆和平解放的第二年,即0年,就下发了《新疆军区关于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的命令》:“发动十一万人到开垦种地的农业生产战线上去”[4]。到2年2月1日,毛泽东主席发布命令:“将光荣的祖国经济建设任务赋予你们。……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5]。3年5月,新疆军区将驻疆人民解放军第二、六军大部分,第五军大部分,第二十二兵团全部,集体就地专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了举世无双的生产大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年10月7日,根据王震、王恩茂两位将军的建议并经毛泽东主席批准,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后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了[6]。当时,兵团总人口17.55万,此后不断接收来自湖南、山东、河南、四川、广东、江苏、上海等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壮年、复转军人、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加入兵团行列。兵团初建时下辖10个农业建设师,一个工程建筑师和两个生产管理处[7]。

60年来,兵团人恪守屯垦戍边的使命,遵循“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在天山南北的戈壁荒漠和人烟稀少、环境恶劣的边境沿线,开荒造田,建成了一个个农牧团场,逐步建立起涵盖食品加工、轻工纺织、钢铁、煤炭、建材、电力、化工、机械等门类的工业体系,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截止年底,兵团下辖十四个师、个团,辖区面积7.06万平方千米,耕地面积.77公顷,总人口.14万,占新疆人口的11.9%[8]。

60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白手起家、栉风沐雨、艰苦奋斗,把亘古荒原改造成生态绿洲,开创了新疆现代化事业,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央和自治区的统一领导和规划下,兵团按照“师市合一、团镇合一”的原则和“师建城市、团场建镇”的思路,推进城镇化建设。截至目前,兵团已经建成阿拉尔市、铁门关市、图木舒克市、可克达拉市、双河市、五家渠市、石河子市、北屯市等8个县级市和金银川镇、草湖镇、梧桐镇、蔡家湖镇、石河子镇、北泉镇等6个建制镇,城市化率达到64%[9]。

斗转星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走过了极不平凡的60年。当前,中国各族人民正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新疆处于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关键时期,发挥兵团维稳戍边的作用是长远大计。

三、从南泥湾到阿拉尔:三五九旅的光辉历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位于天山山脉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军部队。其前身是参加了万里长征的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第六军团;抗日战争时期为八路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年参加了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二军第五师,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战斗。年进疆,驻守在阿克苏等地。3年改编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年,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农一师划归兵团管辖。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千里,屯垦在天山……”,这首脍炙人口的《兵团进行曲》就是第一师光辉历史的写照。“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三代一师人在荒漠戈壁上战天斗地,建设戈壁滩上的大花园。六十年风雨兼程,三代人辛劳耕耘,当初的戈壁荒滩换了容颜。

风吹石头跑的戈壁荒滩已是万顷良田,野草丛生的白碱滩已是一座座现代化城镇,野马般奔腾的塔里木河已成为连接各个绿洲垦区和城市的纽带,不再狂野肆虐,而是柔情脉脉……阴冷的地窝子和昏暗的土坯房子被窗明几净的高楼大厦所取代;柴火做饭也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节能环保的天然气;泥泞小道被宽敞的柏油马路取代,飞奔汽车代替了迟缓的牛车……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一师涌现出了以“塔河五姑娘”为代表的一大批劳动模范。8年,为解决塔里木河南岸50万亩新开垦土地的灌溉用水问题,一师决定在荒原上开挖一条引水总渠。这条渠线地形非常复杂,施工难度大,而且没有机械设备,只能依靠人工作业。师里规定:参加修建南干渠的人,必须是身体强壮、思想坚定的男同志。却有20多个姑娘强烈要求参加挖渠任务。时值盛夏,戈壁滩上的气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这些从湖南、山东等地来到新疆支边的姑娘们就和男兵一起在戈壁滩上劳作。几天下来,20多个姑娘,只剩下了王世卿、王华玲、赵桂荣、郭桂荣、赵爱莲5位。为了提高效率,她们组成了一个女子突击队。她们5个人挑土的筐子,选的都是特大号的。为了不落后男同志,她们晚上打手电,挑灯夜战。就这样,5位姑娘挖渠的速度超过了所有的小伙子,创下了人均每天搬运沙土72立方米的好成绩。她们的英雄事迹被人们广为传颂,受到了陶峙岳等兵团领导的接见,被授予“穆桂英小组”称号。

正是有了这样的一师人,才有了如今繁荣昌盛的一师阿拉尔市。截止年末,师市总人口31.0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3.19万人,约占10.29%。当年师市完成生产总值.07亿元,比上年增长17.6%。人均生产总值元,增长15.3%[10]。

四、文化传承:从“塔河五姑娘”到尤良英

上世纪50年代末,兵团第一师涌现出以“塔河五姑娘”为代表的先进工作者。如今,尤良英同志乐于助人,无私帮助民族群众致富的感人事迹在新疆各族群众之间传唱。

尤良英,女,汉族,生于年4月5日,年1月由重庆投亲靠友来到第一师阿拉尔市十三团十一连参加工作。十一连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但她始终牢记兵团人维稳戍边的使命,立足本职工作,刻苦钻研棉花种植技术,很快成为团场致富带头人;她始终牢记兵团促进新疆民族和谐和兵地团结的责任,在闲暇之余学习维吾尔语,视民族同志如亲人,增进与少数民族群众的密切联系;她始终牢记兵团“示范区”的特殊作用,在自家致富的同时,不忘乡亲,与皮山县农民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夫妇结对结亲,亲自传授生产生活技能,数十年如一日帮助民族群众脱贫致富。

年,皮山县农民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夫妇因受雇采摘棉花而与尤良英相识。此后的10多年里,尤良英先后借出20多万元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发展生产,还手把手教他们种植技术,引导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一家走上勤劳致富道路,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

20多年来,尤良英同志辛勤劳动,乐于助人,热心公益,常年无偿帮扶各族困难职工群众脱贫致富,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离不开”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师、团授予“先进生产者”、“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致富能手”、“优秀工会积极分子”、“金牌职工”、“巾帼建功先进个人”、“三学三比”致富女能人、“最美旅人——团结互助之星”等荣誉称号。

尤良英同志的事迹平凡而伟大。她是新时期广大兵团干部职工的优秀代表,是践行党的民族政策的典范,是促进民族和谐和兵地团结的楷模。尤良英同志也因此先后荣获兵团“民族团结进步模范”[11]和“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2]荣誉称号。

尤良英同志是多万兵团人中的普通一员,是历代屯垦戍边将士的缩影,是多年屯垦戍边文化的集中体现。

五、从屯垦戍边到维稳戍边的文化内涵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伟大的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制造出来”。在新疆屯垦戍边的历史上,那些生平事迹能够流传后世的屯垦人物之所以伟大,那是因为他们对新疆屯垦戍边的发展富有远见卓识,能够担负起国家赋予的发展屯田事业的重任,也能顺应新疆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能把握新疆乃至国家的发展进程,他们的丰功伟绩将会标榜史册。

首先,新疆屯垦戍边人物是祖国西北边疆安全的守卫者。在新疆多年屯垦戍边的历史上,无数屯田将士抛头颅,洒热血,长期与各种敌对势力做着生死斗争,保障了祖国西北边疆的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西汉时假司马陈汤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信念,联合西域诸国兵,击破匈奴的入侵,维护了边疆的安宁。古代屯田军卒是抗击外来异族入侵的重要力量,近代屯田官兵有效的抵制了英、俄等帝国主义妄图入侵新疆,分裂中国的图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年6月10日,兵团九师姑娘孙龙珍在反击前苏联入侵巴尔鲁克山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其次,新疆屯垦戍边人物是开发建设边疆的建设者。随着屯田士卒到达新疆,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带到这里,大大提高了当地的生产水平,带动了屯垦事业的发展。4年,清政府从盛京[13]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人,连同家属共人,西迁到新疆的伊犁河谷进行屯垦戍边。在伊犁地区主持锡伯营屯田的图伯特,带领民众开挖大渠,引水灌溉,增加良田数万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组建以来,就致力于新疆的开发和经济建设,尤其在年夏,“伊塔事件”之后,兵团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紧急开赴边境,开展以“代收、代管、代牧”为主要内容的“三代”工作,为开发和建设新疆做出了卓越贡献。

第三,新疆屯垦戍边人物是不同民族交流、交汇、交融的促进者。人是文化的载体,往来与丝绸之路上的屯垦人物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佛教的传入与回传及新疆石窟寺艺术、丝绸、瓷器和茶叶经丝绸之路远销西方,苜蓿、胡萝卜、石榴等植物的传入中原地区,都是经过了新疆屯垦绿洲才逐步完成的。清朝时期,汉、维吾尔、满、锡伯等多民族将士在屯垦互助中相互影响和学习,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在兵团多万人口中,有少数民族群众37.54万,占13.9%,其中维吾尔人21万,占7.8%。兵团的少数民族重要集中在南疆第一、三和十四师。

屯垦人物作为屯垦戍边的主体,一部多年的新疆屯垦戍边史,亦是屯垦人物长期在新疆坚持开展屯垦戍边活动的历史,屯垦人物创造了新疆屯垦事业的辉煌。兵团人继承和发展屯垦戍边的事业,丰富和弘扬屯垦戍边的文化内涵。

尤良英同志作为优秀的兵团人,以其实际行动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了重大贡献。尤良英事迹是以屯垦戍边为内涵的兵团事业的完美诠释!尤良英精神正是以屯垦戍边为内涵的兵团文化的完美展示!

[1]年5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第六师五家渠市主持召开兵团工作座谈会时说“屯垦兴,则西域兴;屯垦废,则西域乱”。

[2]晁错先后向汉文帝上《守边劝民疏》和《募民实边疏》,分析了秦朝戍边政策的失误,指出北方匈奴游牧部族的活动特点,提出屯垦戍边的主张,“若保卫边疆的军队太少,游牧者就会攻入,政府救援不及时,会使边境居民绝望而投降;派兵救援,路途遥远,往往赶到时敌人已经撤退;驻防军队太多,就会增加政府的军费开支;若撤兵,敌人又会攻入”,加之“从内地调往边境的军队,每年换防,不适应边地风俗,不熟悉敌情,对作战不利”。因此,有效的保卫边防的做法是:招抚流民、徙民实边、屯垦戍边。

[3]《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元封六年(公元前年),汉朝中央政府“以公主妻乌孙王,以分匈奴西方援国。又北益广田至眩雷为塞,而匈奴不敢以为言”。“以公主妻乌孙王”指汉武帝刘彻以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为和亲公主,嫁给乌孙王猎骄靡这一历史事件。眩雷:今天的伊犁河谷。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文献汇编(~)》.《新疆军区关于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的命令》.第27页.中央文献出版社.

[5]同上.《军委关于部队集体专业的命令》.第44~45页.

[6]同上.《新疆军区公布成立生产建设兵团的命令》.第50页.

[7]同上.《新疆军区公布生产建设兵团组织机构及所辖部队番号的命令》.第51~53页.

[8]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10.5.

[9]潘丰吾编.《兵团年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兵团办公厅网站..5.6.

[10]第一师阿拉尔市政府网.《师市概况》..8.11.

[11]《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关于授予尤良英同志“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荣誉称号的决定》.《兵团日报》..8.14.

[12]《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做出决定:授予尤良英“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和号召全疆上下广泛开展向尤良英同志学习活动》.《兵团日报》..9.6.

[13]盛京:今沈阳。

赞赏

人赞赏









































拉萨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殿疯可以治愈吗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