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布正式成立,这是兵团电力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而来自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优秀校友,现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的李燕青在兵团工作期间,就始终以能源电力为突破口,融国家需求、学校优势、人才培养等为一体,通过建立能源智库,解决兵团发展中的能源电力重大问题。 李燕青自年进入华北电力大学,从本科一路读到了博士。毕业后,李燕青留校任教,又从讲师一步步晋升到教授。然而,这份令人惊羡工作,并不能满足李燕青那颗追求挑战的心,他最终选择加入援疆计划。 年8月,根据教育部安排,李燕青被选派赴新疆工作,并担任兵团技校副校长。他利用自身的学术背景和各种机会对兵团能源电力现状进行调研,撰写了《关于兵团电力事业的两个建议》、《关于兵团跨师域电力联网问题的调研报告》,受到兵团领导的肯定,有效促进了兵团跨师域联网进程和兵团电力工业的发展。 作为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系的一名教授,李燕青的援疆时间本是一年半,后来由于工作需要,他主动申请将援疆时间延长到了6年。针对兵团电力的实际情况,他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并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独立完成了《新电改背景下兵团电力体制改革及兵团电力集团公司组建的构想与建议》。 援疆期间,李燕青还分管兵团农电网项目管理工作。他认真汇总统计各师项目进度、每月向国家能源局报送农网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表、对建设进度较慢的项目情况进行督查;协助兵团发改委能源处完成年度农网建设改造方面的相关工作。联系北京中恒博瑞数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无偿编制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村电力发展“十三五”研究报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五”能源规划》等报告,委托该公司完成了《兵团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十三五”规划》、《兵团电力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方案设计》等报告。 此外,李燕青充分发挥了自己作为高校教师的专业特长,积极组织培训;在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学等进行了《微电网建设与发展》的专题学术讨论;结合新电改精神与发改委、国资委领导多次进行兵团电力体制改革的研讨;作为主撰稿人完成的《“十三五”期间智能微电网在兵团的利用研究》获得兵团发改委论文三等奖……援疆期间,李燕青先后被授予“兵团第四批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优秀援疆干部”荣誉称号,记二等功。 华北电力大学作为全国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的以电力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承担着电力学科前沿探索和保障国家电力工业发展所需科学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任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李燕青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为培养兵团建设所需的人才,提高兵团用电的安全性与经济性意义重大。 经过李燕青的不懈努力,年7月,学校与兵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该项合作被兵团评价为“教育援疆机制体制的创新”,填补了兵团在电力工业智力支持的空白。年7月,华北电力大学兵团研究院正式揭牌。 年,李燕青校友将“绿色电力照亮长征路”西部无电区能源解困试点项目引入兵团,为十二师一〇团团畜牧连捐赠了5套3千瓦光伏系统设备,每套设备每年预计发电度,可为贫困职工每户带来余元的收入。他还努力推进学校与兵团签署的战略协议落实工作,年5月注册完成了“新疆兵电能源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双方资本金万的成功注入,当年完成5万余元的净利润。 援疆期间,李燕青校友还一直在推动新能源微电网在兵团的发展。年8月,李燕青协调学校吴志功书记来兵团与十二师签署了《关于共建新能源微电网示范中心合作意向书》,结合兵团十二师乌鲁木齐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国家示范效应、具有国际竞争力、具有绿色智能特色的兵团新能源微电网示范中心。同年年底,刚刚成立的新疆兵电能源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了国家级工程示范项目“兵团第十二师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项目”(总金额为4.86亿),年初,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援疆以来,李燕青将他提出的一个个设想逐一变为现实,用自己的所学为兵团建设发展添砖加瓦。 素材来源:华北电力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