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对外也称:中国新建集团公司)是中国现存的最后一个生产建设兵团,也是中国最大的兼具戍边屯垦、实行“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行政区划单位。 兵团属于国务院计划单列的省(部)级单位,自行管理内部行政事务;司法事务受新疆的高法高检领导管理,由新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任免兵团各级法检的组成人员;行政业务受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双重领导。兵团部驻乌鲁木齐市;分支机构遍及克孜勒苏以外的新疆全境,主要靠近“两周一线”〔即“两大沙漠”和一个边境线(中国西北边境)为主,管理多个县级市,拥有健全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司法机构。 屯垦戍边 农耕 居住 女兵 劳动工具 士兵军服 团喜事 戍边升国旗 第一师:阿拉尔市 阿拉尔在维吾尔语里是“绿色岛屿”的意思。阿拉尔市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双重直辖,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年9月17日,国务院正式同意设立阿拉尔市,年1月19日阿拉尔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 第二师:铁门关市 铁门关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地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是天山南麓和昆仑山北坡交汇的交通要冲,古丝绸之路中段的必经之地。铁门关市由“一区二镇”组成,面积.27平方公里,距巴州首府库尔勒市40公里左右。 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从库尔勒市划出设立铁门关市,与兵团第二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模式。市人民政府驻铁门关市兴疆路1号。于年12月29日挂牌成立。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 图木舒克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建设起来的,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经国务院于年批复设立,年正式挂牌,行政区划面积平方公里.“图木舒克”是维吾尔语,意为鹰面部突出的地方。 第四师:可克达拉市 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地处伊犁河谷,距伊犁州政府所在地伊宁市约20公里,距首府乌鲁木齐市约公里。可克达拉市辖两个镇(界梁子镇和佛尕善镇),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召开后,为加强新疆稳定及加速兵团城镇化建设,决定在兵团新建13座城市,第四师确定以66团和68团组建可克达拉市,市政府设在原66团团部,市域横跨伊河两岸范围包括63团、64团、66团、68团,辖区总面积约平方公里,与伊宁市面积相当。 其中,66团(界梁子镇)位于伊宁市以西20公里,霍城县境内,总人口2.5万余人,由汉、哈萨克、回、维吾尔等17个民族组成。68团(佛尕善镇)位于伊犁河谷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境内,总人口人,该团食品厂生产的吉祥牌、顺忘牌五香黑瓜子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可克达拉市所处的伊犁河谷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这里降水充沛,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资源雄厚,物产丰富。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4℃,年日照时数小时。年降水量.6毫米,山区达毫米,是新疆最湿润的地区。 可克达拉市因《草原之夜》成名 第五师:双河市 位于第五师塔斯尔海垦区89团,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州府博乐市东约20公里处,地处原博乐市境内。距国家一类口岸阿拉山口口岸仅51公里,与博乐市、阿拉山口市共同构筑了当地区域经济的“金三角”和沿边城市带。 第六师:五家渠市 五家渠市于年9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年1月19日正式挂牌,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的县级市,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师部所在地,按师市合一的体制管理。面积平方千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天山山脉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与昌吉市、乌鲁木齐相接,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坡经济腹心地带,也是从乌鲁木齐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最近的绿色通道。 第七师 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部的奎屯河流域,南邻天山,北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全师面积平方公里,辖10个农牧团场,总人口22万,万亩成熟高产的农产品种植基地。七师拟在所属的团(共青镇)区域规划建设县级胡杨河市,其发展定位是天山北坡经济带克奎乌城镇组群的重要支点,准噶尔盆地西部的绿洲生态宜居新城。 七师所在地奎屯市,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是乌奎高速、奎赛高速、奎克高速公路的连接点;是国道、国道和北疆铁路、奎北铁路的交汇点;是新疆一、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和集中的地区,是新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是兰新铁路以西、亚欧大陆桥上最适合大群体工业聚集发展的城市群经济区。是新疆确定的优先发展、重点发展的区域,也是兵团重要的煤电煤化工基地。 第八师:石河子市 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石河子市。辖石河子市、沙湾县、玛纳斯县和农八师以及农七师部分农场共18个农牧团场。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北部,东部紧邻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面积平方千米。 第九师 全师所辖11个团场分布于塔城地区三县一市境内,师部驻额敏县城。年3月,农七师在塔城、额敏一带开发新农场。年10月,塔额总场正式成立,下设三个分场。年4月,组建农九师。年5月,撤销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也随之解体,改为塔城地区农垦局。年12月,兵团建制恢复,农九师于年4月恢复原建制。年12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批准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九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 小白杨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拟建县级市。据“十二五”规划,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按“师建城市、团场建镇”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按照兵团年城镇化率要达到70%的目标要求,兵团“十二五”期间要再规划一批县级市,实现“一个师一个市”目标。目前还在规划申请的有九师小白杨市。 第十师:北屯市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勒泰市和福海县之间,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西与哈萨克斯坦,北与俄罗斯,东与蒙古国接壤。北屯市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的师部,始建于年,由原兵团张仲瀚政委亲自选点布局并命名,寓意为兵团屯垦最北之地。年1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双重直辖县级市,实行“师市合一”的管理模式。 兵团建筑工程师(第十一师) 年成立,以工业、工程施工为主,师部驻乌鲁木齐市。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疆工程部队,经过40多年的发展壮大,目前成为集建筑科研设计、安装、建材生产、房地产开发、园林艺术、装饰装潢和农业、运输、商贸、机械、电子、化工、煤炭、纺织、服装、食品于一体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外贸等多元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拥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31个,小型企业上百个,在上海、海口、北海、晋江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第十二师 前身是年7月自治区党委为了推动自治区国营农场的发展,规划设计建立的乌鲁木齐西郊农场管理处。年2月14日根据乌鲁木齐市委的决定,撤销西郊农场管理处成立了乌鲁木齐市农垦局。年兵团建制恢复,年乌鲁木齐市农垦局改为兵团乌鲁木齐农场管理局,年更名为第十二师的前身是年7月自治区党委为了推动自治区国营农场的发展,规划设计建立的乌鲁木齐西郊农场管理处。年2月14日根据乌鲁木齐市委的决定,撤销西郊农场管理处成立了乌鲁木齐市农垦局。年兵团建制恢复,年乌鲁木齐市农垦局改为兵团乌鲁木齐农场管理局,年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二师,正师级建制。年12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批准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二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 十二师下辖6个团场和四大集团公司(共余家企业)及师直属事业单位,除团位于吐鲁番地区外,其余5个团场位于乌鲁木齐市南、西、北面,处于乌昌之间的核心区域,呈扇形环抱乌鲁木齐市。北疆铁路、乌奎高速公路、乌昌大道、城北主干道以及即将修建的乌鲁木齐至昌吉轻轨铁路穿越辖区,所属单位抵达两市中心均在半小时以内。全师土地总面积.3万亩,其中城市规划区面积64万亩,年播种面积20万亩左右,其余多为草场;总人口10万余人,其中常住人口7万余人,由14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占70%,少数民族占30%。从业人员2.3万人,职工1.6万人。 第十三师 位于新疆的最东部。全师11个团场主要分布在哈密地区一市(哈密市)二县(巴里坤县、伊吾县)境内。师机关在哈密市大营房幸福路一号。规划面积平方千米,占哈密地区总面积的7%。第十三师的前身是年10月7日成立的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年3月农五师西迁博乐,哈密设管理处,全称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哈密管理处。年5月兵团撤销后改称哈密地区农垦局。年4月恢复兵团哈密农场管理局。年1月31日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年12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 第十四师 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五师十五团,是徒步横穿塔里木解放和田的一支光荣部队。年12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批准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四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