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作者

博医时代来源

妇镜手

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TCRM)1.概述部分肌瘤在黏膜下向宫内凸起,称为无蒂黏膜下肌瘤;肌瘤形成蒂后称为带蒂黏膜下肌瘤。肌瘤大小可小于1cm.亦可大于9cm,可单发亦可多发。2.黏膜下肌瘤的镜下特征1)突出子宫内的圆形包块,被覆内膜变薄2)肿物色泽略淡,表面可见扩张的血管网3)用物镜触之,感觉质地坚韧,并阻碍镜体通过3.分型按照肌瘤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分为0型:有蒂的黏膜下肌瘤,未向子宫肌层扩展I型:无蒂,向肌层扩展小于50%,黏膜自子宫壁向肌瘤移行的角度为锐角II型:无蒂,向肌层扩展大于50%,黏膜自子宫壁向肌瘤移行的角度为钝角。注:带蒂的黏膜下肌瘤有时与子宫内膜息肉难以鉴别,需经组织病理学诊断。4.适应证1)月经过多或异常出血2)子宫大小一般限于妊娠10周内,宫腔深度小于12cm3)黏膜下肌瘤或内突壁间肌瘤大小小于5cm4)排出子宫肌瘤恶变5)脱至阴道的黏膜下肌瘤,其大小蒂的粗细不限5.手术准备1)手术前的评估:了解黏膜下肌瘤或内凸壁间肌瘤的大小、位置、数目、有无变形等,评估宫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可直视下定点活检,除外恶性病变。2)手术时间的选择:月经周期前半期是手术的理想时间,视野清晰,术中出血少。如出血量过多,则到了分泌期也必须手术3)麻醉:除局部麻醉外,其他麻醉方式均可选择。多选择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4)术后处理:对于有生育要求及创面较大的患者可给予雌激素治疗,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加速上皮化,防止宫腔粘连。

5)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宫腔镜下手术图像的点评(图5-29~5-36)

6.手术技巧

1)手术前应先将瘤蒂部位粗大的血管电凝,以减少出血。

2)环形电极切割时,在肌瘤游离最大径线的两端顺行或逆行切割,缩小瘤体,并在肌瘤表面切出凹陷,便于卵圆钳进行钳夹,肌瘤碎片可用镜鞘带出,亦可用卵圆钳夹出。

3)无蒂的黏膜下肌瘤切出后残留的肌瘤包膜可自然消融脱落排出。

4)避免术中切割过深,伤及子宫肌层血管

5)术后应降低液体膨宫压力来观察,对于搏动性出血应电凝止血

7.常见并发症

1)出血、子宫穿孔、TURP,少见的子宫内翻、子宫瘘管。

2)子宫肌瘤有恶性变的可能,切除的组织应送病理检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