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青春力量践行志愿精神——八师石河子市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纪实 八师石河子市团委积极探索志愿服务“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服务性和组织性”的特征本质,更好促进师市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师市共有注册志愿者7.5万余名,先后建立志愿服务队伍余支,发布志愿服务项目近个,累计志愿服务时长余万小时,服务40万余人次。 完善机制,激活志愿服务新动力 一是成立师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师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标志着师市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走上规范的发展轨道;制定并发布《第八师石河子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章程》,完善优化志愿服务体系,加强队伍建设和规范管理;涵盖各领域单位会员49个、个人会员46名,切实增强志愿服务队伍凝聚力,扩大志愿服务社会参与覆盖面。 二是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契合群众需求,与党员“双报到”制度相结合,建立街道社区、共建单位、辖区单位、共建学校、志愿服务孵化基地和志愿服务队伍多级联动的共建机制。将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融入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加强合作互动,实现资源共享,打好“组合拳”,奏响“交响乐”,共同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坚强阵地。 三是加大志愿服务的政策激励。年,师市20家社会公益组织成功招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13个,累计万余元。开展志愿服务培训课堂,培训各类志愿者余人;组织10名社会组织负责人前往辽宁大连市学习培训;组织名志愿者参加兵团青少年社工培训班,开阔视野,理清思路,为师市志愿服务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立足岗位,展现志愿服务新作为 一是在抗击疫情中淬炼青春筋骨。面对疫情,师市余名青年志愿者组成支志愿服务队奋战一线,累计服务时长42万小时。开展线上公益防疫培训83场,心理疏导服务人次,发布心理援助宣传单余份。动员号召社会公益组织募集抗疫资金和兵团青基会抗疫关爱特别行动专项资金近45万元。 二是在志愿活动中展现青春担当。团委号召各志愿服务组织在“雷锋月”“爱国卫生月”“敬老月”“全民志愿日”“国际志愿者日”等日子里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品牌。在市区73个垃圾分类驿站开展宣传活动,引导市民定点投放可回收垃圾;开展春秋两季义务植树活动,每年种植树木千余棵;连续3个月开展共青团助力“创城”攻坚活动;组织动员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和西部计划志愿者开展交通文明劝导,累计参与时长余小时;开展雷锋街志愿服务集市活动,有40余个志愿服务项目;组织青年志愿者余人次开展“暖冬行动”,为出行旅客出行提供方便;组织各级青年志愿者服务师市大型赛事活动,彰显青春担当。 三是在帮困扶优中绽放青春芳华。年,师市团委募集万余元,资助品学兼优学生3余人;筹集“壹基金温暖包”个,其中,个发往南疆喀什地区;“圆梦行动”帮名孩子愿望成真;号召爱心人士为团场学校募捐图书1万余册,建立爱心书屋10所,为困难儿童定向捐助图书0余册。 探索突破,开启志愿服务新篇章 一是加强平台建设。积极运用网络科技手段,以“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线上平台为载体,推动志愿者便捷注册使用和志愿服务组织项目发布、人员招募、时长录入等。打造“明珠发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发布特色项目和群众需求两张清单,通过“文明实践站点派单、志愿服务组织接单、群众评单”双向沟通流程,开展高效化、精准化志愿服务。 二是突出品牌引领。将近年来师市对在各级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奖的33个项目进行汇总整理,编印《八师石河子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材料汇编》。举办第二届师市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有67个项目参赛,21个项目获奖;年,“爱伴儿童服务站”和“守护野性石河子”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播种”项目获铜奖;石河子市白杨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石河子市东城街道志愿者协会获兵团第四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公益创业赛)金奖。 三是完善回馈制度。注重把中心资源优势与极力回馈制度建设相结合,各街道社区以积分、时长兑换或星级评定为主要依据,将志愿者回馈与民生服务基层社会治理融合,激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提高志愿者的社会满足感。近两年来,师市志愿者罗金丽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吐尔逊·阿比孜、孔燕、朱桦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称号,新城街道17社区荣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李沛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美志愿者称号、天业集团“七彩星”志愿服务总队荣获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师市青年志愿者们必将以高质量服务助力“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建成“开放活力、精致秀美、生态宜居、平安幸福”的共和国军垦名城,发扬志愿服务精神,贡献磅礴青春力量。 END《党史教育动漫小课堂(2)》《我国现阶段接种的新冠疫苗安全吗》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石河子你我他 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