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换新颜福祉就在家门前——石河子市老街街道5—1社区旧城改造纪实走进如今的石河子市老街街道5—1社区,50多栋楼房旧貌换新颜,社区的外在“颜值”和内在“气质”双双提升,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派“华丽变身”的春天美景。改造一新的社区柏油路宽阔平直,违章建筑全部拆除,下水道的新井盖排列整齐,楼前的私家车停靠有序,夜晚路灯明亮,社区的绿化带也是花草茂盛。老楼房经过抗震加固,外墙的立面粉刷一新,原来的单元木门全部更新成了防盗门,连楼道也粉刷了,还安装了供老年人上下楼的扶手,水电暖管线也改造了。该社区地处石河子市老城区西部,三面临街,东接西一路,南靠北四路,西联纺织厂生活区,北临幸福路。总面积0.24平方公里,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是市区规模较大的原国有企业职工住宅区,80年代末建设企业房改房,有住宅楼50余栋,总住户户,总人口人,流动人口余人,离退休党员余人,分属12个党支部。辖区内有中型棉纺织企业1家,幼儿园1所,沿街个体工商户余家。由于房屋建造久远,存在着大部分老旧小区的通病,道路狭窄坑洼,楼房墙体破旧,水暖管道老化,绿化杂乱无章,车辆乱停乱放,违章建筑遍布,物业管理缺失。自年以来,石河子市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该社区作为八师石河子市党委、市政府重点改造社区,也迎来了旧城改造的春风。“以前遇到阴雨天,社区内到处积水,出行非常不便,经常停水停电。现在好了,政府投巨资,社区道路翻修,水电暖更新,还建起了社区文化小广场和音乐水冲公厕,安置了健身器材,取缔了马路市场,现在的社区,卫生干净像花园,政府为咱老百姓解决了一个大难题!”看着粉刷一新的楼房和整齐的社区柏油路,在该社区居住40多年的老职工庞玉书内心十分激动,说起社区近几年的变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群策群力,协商议事新风尚 社区改造工作众口难调,只有充分发动群众参与改造事宜,才能提升改造的满意度。为此,在改造前期,该社区党总支广泛动员社区热心公益事业居民和老党员老干部,以社区离退休党支部书记为主,成立老旧小区改造议事小组。“我们都是原企业的老职工,在这个社区居住了几十年了,现在社区改造,这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大事。”社区改造议事小组成员陆洪新说。该社区原来是国有企业石河子织染厂的职工生活区,这里的居民大多是社区建成伊始就居住在这里了,得知政府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大家都非常高兴,希望尽快开始进行。 得知该社区成立老旧小区改造议事小组的消息,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报名参加,提出问题:“道路怎么修”“绿化怎么保留”“下水道如何排布”“停车位怎么划分”“违章建筑如何拆除”“马路市场何时取缔”……议事小组成立后,社区多次召开居民征求意见会,针对居民关心的每一项社区改造问题,社区领导充分征询民声民意,会议室里经常是灯火通明。针对居民群众关心的每一个改造问题,议事小组成员充分征询民声民意,一起讨论商议,科学合理地完善社区的改造方案,把一些改造中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事情写进社区公约。 全速推进,旧城改造出新品 社区改造顺利进行,人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但是社区美中不足的是楼房前后绿地里私人种植的蔬菜瓜果影响整体美观,还有楼前楼后搭建的彩钢棚和石棉瓦等违章建筑破败不堪,与改造后的社区环境格格不入。“师市党委、市政府把我们的居民楼外观改造的整齐美丽,绿化带私人种菜,违建的小棚子非常影响美观,我坚决支持拆除,还社区和谐整齐面貌。”该社区老党员夏南方说。 为了维护该社区老旧小区改造的成果,让家园更美丽,由社区党总支牵头,居民自治小组出面开展了针对“违建怎么拆”的议事协商。明确拆违整治的目标,摸排违建底数,形成一致的解决方案,同时将服务工作前置,社区工作人员和自治小组成员分组分片开展入户动员,力争把矛盾最小化。在师市统计局“双报到”党员志愿者的共同协助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居民的支持配合,仅用10天时间,拆违工作顺利完成,社区水暖电管线改造和道路施工顺利进行。“我们开展这项工作,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社区整体的环境品质,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拆除了形形色色的违章搭建,迎来了崭新的面貌,这离不开老干部老党员老军垦的出力和全体居民的积极支持。今后,我们要团结全体居民,共同建设美丽和谐智慧的社区。”该社区党总支书记吴胜年说。 居民自治,社区治理气象新 老旧小区改造完成了,外在的颜值有了,如何激发居民内在的精神文明动力成了全体居民的期盼。社区居民自治小组作为新时代社区综合治理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满足广大居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有力抓手。自治小组的热心人哪里找?在社区党总支的积极努力下,原本打算近两年回安徽老家养老的老干部老党员、原石河子织染厂工会主席赵克荣,成为了群众极力推荐的自治小组组长候选人。看着居住了40余年的社区成为了老城改造的标杆,又看到居民对自己的推崇,赵克荣毅然放弃了回老家的念头:“我对社区感情深厚,组建居民自治小组我一定积极努力,也要把乐于奉献热心社区公益的能人都请出来,把社区的自治工作做好。” 赵克荣不顾多年的腰痛病,四处联络,跑上跑下,为自治小组物色最合适的后备人选。热心综治工作的朱新德,擅长妇女工作的郭淑英,酷爱文艺表演的侯晓珍,助人为乐的丁留先、王世伦、庞玉书……一波社区里的“知名人士”在居民代表会议上,以高票当选。参与、沟通、协调,新当选的居民自治小组成员,铆足了劲,出尽了力,走访居民,转达民意,制定居民公约,成立社区关工委,让老旧小区展现出一派团结和谐新气象。在居民自治小组的努力下,社区物业的选聘工作有序推进,居民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春天,迎来了新物业公司的入驻。 从基础设施落后的老旧小区到管理井然有序的漂亮家园,石河子市老街街道5—1社区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蝶变”。全力实现了“网格化三治融合”的民主协商探索,提升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良好局面。如今,多方参与,民主协商,共建共治共享,已经成为该社区居民的共同心愿,幸福感也悄悄地在家门口“升级”了。(张新明) END《中国加油,战疫》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石河子零距离 编辑:满丽花编审:王峙涵 欢迎来稿,投稿邮箱: 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