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4/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石河子市鸟瞰。杨子江摄我叫石河子,今年45岁。我有着“共和国军垦第一城”之称,是兵团的长子、是兵团最老的城,从“屯田”到“屯城”,在天山南北,自我起,兵团开始改写古老的屯田史,屯垦戍边事业的内涵在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传承“红色精神”,厚植“绿的底色”。45年,红色是我强筋健骨的血脉,绿色是我增颜提质的肌理。车轮滚滚、岁月汤汤。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前,王震将军的雕塑巍然屹立。年初,将军策马玛纳斯河西岸,遥指前方荒芜千年的我,说:“我们就在这里造一座新城留给后世!”上世纪50年代的石河子军垦第一楼。王梓林提供一句话掷地有声。霎时间,这片戈壁滩上人欢马嘶,一片沸腾。挖河修渠,植树造林,筑路盖房,一块块条田阡陌相连,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兵团从我开始,书写起新疆工业的辉煌。一寸山河一寸血,红色,渗透到我的基因血脉。我,以地图上从未有过的年轻身份,开始崛起在准噶尔盆地的荒原上。游憩广场的《军垦第一犁》雕塑,见证的是兵团建城的起点,是一卷用近半个世纪光阴谱写的时代华章,也是一段从梦想到现实的艰难远航。自此,兵团人开始在天山南北的两大沙漠边缘、在漫长的边境线上,架桥修路、兴修水利、垦荒造田,五家渠、阿拉尔、北屯……我的兄弟姐妹们逐一诞生。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外景。王建军摄45年过去,兵团精神支撑我拔节生长,大道纵横,沿途皆风景。城市,随处可见一个个红色地标,慕名而来的游客在此感知兵团历史。半城绿树半城楼。我距离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60公里,曾经风沙肆虐,如今,绿色,已经浸润我身体的每一个角落。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城在园中、园在城中,揽山入怀、纳水入城”的风貌初步形成,市区多种花木植物、余万株大树,撑起了我绿色的肌理,造就了“戈壁明珠”的美名。我见证和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更寄托着兵团儿女在这里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今天,我已成为新疆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繁荣新疆、展示兵团风貌的重要“窗口”。明珠河畔,红色血脉生生不息;将军山下,雄浑的军垦乐章,依然慷慨激昂。(马雪娇)(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来源:中国日报网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